文化动态
屯堡人族群认同论
作者:吴晓萍  召开年:2008-01-01 会议名称:第七届人类学高级论坛
描述:屯堡人是谁?屯堡人的认同是如何构建的?我们对屯堡人八年多的研究正好经历了屯堡人族群认同从无到有再到强化的演变过程。2000年初,当我们第一次走进贵州省安顺屯堡村寨做调研时却发现这里好像没有"屯堡文化"这个概念,也没有"屯堡人"这个称谓。不
屯堡地戏的人类学解读
作者:张定贵  召开年:2007-01-01 会议名称:人类学的中国话语:第六届人类学高级论坛
描述:地戏是安顺屯堡文化的重要事象,也是黔中屯堡村寨的标志性文化。不少学者对地戏也进行过较多的研究,但就成果来看,着眼于文化事象的研究较多,而缺少从人类学的学科视野对其潜在的社会信息和社会意义进行深度解读;以往的研究也仅仅将地戏演出前的"开箱"和演出后的"封箱"视为仪式,而将整个"演出"
基于本土文化的旅游发展思考:以平坝县旅游发展规划为例
作者:郑萍 陈锦富  召开年:2007-01-01 会议名称:第二届“21世纪城市发展”国际会议
描述:旅游的目的在于体验各地自然和文化差异,而本土文化正是形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平坝县最具本土特色文化无疑是具有600年悠久的历史渊源的屯堡文化。屯堡具有军事和民用功能的石木建筑;屯堡人经过数百年变迁未被周围的同化的语言;具有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特征屯堡妇女的装饰;易于长久储存、收藏、具有征战给养特征的屯堡
贵州安顺市旧州古镇的特色分析与历史保护
作者:杨开  召开年:2007-01-01 会议名称: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关键词:文化 特色 屯堡 旧州 历史保护 
描述:从历史沿革、区位环境、城镇的内部格局和建筑、无形文化遗产等方面,对黔中历史名镇——旧州做了较为系统的特色分析与价值评述。围绕具有军事和移民色彩的屯堡文化,进行了着重的解析与梳理。同时,结合旧州古镇历史保护现状,分析了面临的几方面问题,引发了笔者的一些思考,并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我国黔中地区的屯堡建筑群与屯堡文化浅析
作者:吴卉  召开年:2007-01-01 会议名称: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 关键词:黔中地区 屯堡建筑群 屯堡文化 
描述:贵州省中西部城市安顺,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有很多以“屯、堡、驿、官、哨、所”等命名的石头村寨, 这些村寨被称为“屯堡”。屯堡里的建筑群、生活习俗、服饰、语言和娱乐方式等既不同于当地的少数民族(布依族和苗族), 也不同于当地的汉族。这些用石头构成的建筑群我们称之为“屯堡建筑”;由于受特定的历史背景
屯堡文化与旅游写作
作者:王黔辉  召开年:2007-01-01 会议名称:贵州省写作学会2007年务川学术年会
描述:近几年来,由于省写作学会明确了出版《走遍夜郎故土散文系列丛书》的任务,我和会友们奔波在贵州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采访写作,亲密接触,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有了这样宝贵的机会,使我能够陆陆续续写作和发表了不少的散文。回想起来,我的侧重点是屯堡文化与旅游写作。在此,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肤浅体会,希望得到各位
乡村社群的发育与文化生态:对黔中屯堡村落九溪村的社群考察
作者:吕燕平  召开年:2007-01-01 会议名称:人类学的中国话语:第六届人类学高级论坛
描述:"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有社群的社会,农村的宗法家族、城市中的同乡会馆都是传统的社群,在一个天高皇帝远的古代社会里,这些社群在乡绅的领导下,在社会的低层发挥自组织功能。不过晚清以后,现代化的国家权力不断地以一种‘内卷化’的方式向社会低层渗透,传统的社群遭到了很大的破坏"。社群的式微对社
家园的守护者与有意义的生活:对九溪妇女“佛事活动”的社会人类学考察
作者:孙兆霞 张建  召开年:2007-01-01 会议名称:人类学的中国话语:第六届人类学高级论坛
描述:本选题的确定与笔者2000年以来所参与的关于黔中屯堡的田野工作相关。首先是2001年至2005年,笔者主持并完成了"中国百村调查·九溪村"课题。此课题是一个多学科视野下对九溪村的综合性、整体性研究。在田野调查中,屯堡妇女对宗教生活的激情曾深深地震撼着笔者的心灵。随后是参与了中国社会科学院
城市文化特色与城市发展的和谐共赢:以天龙屯堡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为例
作者:夏固萍  召开年:2006-01-01 会议名称:第二届“U+L 新思维”全国学术研讨会 关键词:城市文化特色 城市标志 城市发展 文化保护 
描述:城市文化特色是城市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特定历史时期积淀和现实创新的成果,是城市的标志。但由于认识上的原因,城市文化特色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过程在逐渐消失.其实城市文化特色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犹如天龙屯堡文化的保护和开发,通过开发文化特色来促进城市发展,并予保护于开发中,使城市文化特色和城
乡村社群与社区和谐发展——对黔中屯堡村落J村的社群研究
作者:吕燕平 张定贵  召开年:2006-01-01 会议名称:“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
描述:“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有社群的社会,农村的宗法家族、城市中的同乡会馆,都是传统的社群,在一个天高皇帝远的古代社会里,这些社群在乡绅的领导下,在社会的低层发挥自组织功能。不过晚清以后,现代化的国家权力不断地以一种‘内卷化’的方式向社会低层渗透,传统的社群遭到了很大的破坏”。社群的式微对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